滞留救助站多年 人脸识别帮他们找回了亲人
作者:admin
更新时间:2022-03-22
点击数:
两年前,刘德华与井柏然的一部电影“失孤”让无数影迷泪洒电影院,影片本身或许有些不尽人意之处,但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却深入每个人的心底。小编近日重温影片,突然想到,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如今,应该会有不一样的转机吧。 近年来,人脸识别黑科技以各种姿势霸屏朋友圈,其中不乏协助走失人口找到亲人的案例。今年以来,宁波市救助站就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为很多人找到了亲人。 曾经,宁波市救助管理站有部分被救助人员由于沟通困难,身份信息难以确认、核实,导致长期滞留。今年8月份以来,救助站上线了人脸识别技术,利用该技术对滞留人员进行了正脸、侧脸图像采集,并将所采集的信息交由市公安局进行人脸识别比对,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比对身份证留档照片,在大数据中生成127名人员疑似户籍信息。 随后,工作人员立刻与这些人员户籍所在地、街道、村委会、救助管理站等机构进行联系核查,通过一段时间的核查,最终确定了26人的身份信息。这26人中,滞留时间最长的甚至达到十年之久。 十年可以让一个孩子长大成人,也可以使得互联网发展壮大,普及千家万户;还可以推动人脸识别技术从默默无闻的状态走向成熟,走向热门。而十年的流离失所悉数挂在亲人的心间。现在好了,他们都已在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重返家乡,与亲人团聚了。 可见,人脸识别技术在这些人的寻亲之路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。相比传统的口音分析、实地寻踪、地图排查、沟通家常等海底捞针的方式,人脸识别的效率提高不止一点点。据了解,除了那些没有在公安系统中登机身份信息的孩童,宁波救助站新送进的走失人员几乎是零滞留。 人脸识别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救助站的好帮手,得益于它的唯一性,人的脸部与其他生物特征,如指纹、虹膜等一样,是与生俱来的,即使是双胞胎,也会有细微的差别。 据技术专家介绍,人脸识别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性是身份鉴定必要的前提,在这个前提下,人脸识别技术才能够准确的核查走失人员的身份,并在全国的户口数据库中找出他们的亲人。 多年来,技术专注于研发人脸识别相关算法,希望能够利用这些高新技术算法服务于更多领域,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。目前,已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结合各项OCR识别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,并在各个行业落地应用,在业内广受好评。 如今,我们已然可以看到人脸识别应用遍地开花,服务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。并且,技术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,逐步成熟的技术也将为失散的亲人们搭起团聚的桥梁,让电影“失孤”里艰辛的万里寻亲路随之不断缩短。